關於[合資片]的文章:


    評分:7/10 猛人:瀕臨情緒爆發邊緣的香港人們   聽著重新詮釋的主題曲《之乎者也》,回想著噱頭性的那場慢動作長鏡頭槍戰,看似噱頭取勝的一場戲,實質上卻已經是片中在一個低壓情緒之下所給予的一個情緒宣洩出口,同時也是一個香港當下實際社會氛圍的縮影,在一場失控的槍戰混亂中,各人象徵的符號逐一退場或是轉移到另一個故事推進的位置。   《三人行》透過一個典型的單一場景與三個主要角色之間介於利用、對立乃至於合作的互動,加上三位角色的身份與背景,很明顯這又是一部透過警不像警;醫生不像醫生,看似掌握大局的賊卻仍是必然的要接受命運的走向,講述了一個身分對立的港人與新移民之間的政治明喻。   醫生認為自己可以掌握一切,事實卻是病人非死即殘;警方認為自己可以採取非法手段執行法律,最後仍是過不了自己的底線(也有一說是很突兀地感受到港人不該相殘);被醫殘的病人不斷咒罵醫生(中國移民背景,實際謾罵對象不言而喻),甚至是打算自殘自殺,最後卻反而如願地恢復正常;以為自己掌控大局的賊,最後卻是典型的江湖人江湖命,不相信命運,沒死也廢了…唯一看透大局的,反而是一個瘋癲的老頭,一個...
壓力鍋氛圍的醫院,香港的寫照-《三人行》
BIO-MAN
三人行
2016-08-05 00:02:01
氣氛
10
  評分:10/10 猛人:全體人員   其實筆者並沒看過張愛玲原著小說,只知道原著小說的腳本完全是圍繞在一張麻將桌上面的對話(當然,手稿的字跡太潦草,其實筆者我也看不懂)。但筆者就算沒看過也知道有部台灣電影《滾滾紅塵》就是直接取材張愛玲與胡蘭成之間愛情往事的電影。而這部《色•戒》也被不少人認為其實就是張愛玲拿自己的經歷直接改編的作品,但也有一說是取材自抗戰時期鄭蘋如與丁默村的故事。但李安與王蕙玲均表明故事仍是以張愛玲的經歷為劇情參考藍本。   《色•戒》可能是台灣觀眾少數對於中資作品比較友善的一部片,撇開導演是為多數人強加其『台灣之光』身份的李安在台灣本身的地位;以及觀眾在立場上較為友善不提,片中除了女主角以及部分配角是為中國演員,多數均為台灣以及香港班底,且故事背景時期是『中華民國政府』這一名詞可以在中共院線上映能放送的『潛規則容許範圍』,基於政治題材的正確性以及多數兩岸三地觀眾對於李安的善意以及禮遇(別忽略了當時奧斯卡最佳導演的身份),《色•戒》真的可以視為一部誕生在正確時間點的作品。   然而《色•戒》在華語電影的幾個重大獎項競賽活動,卻反而只剩下在台灣...
愛是真的;愛是假的,身份的轉換模糊了真偽的界線-《色•戒》
BIO-MAN
色戒
2016-07-10 16:11:14
氣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