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判決]的文章:


(比較喜歡這張海報,以女法官菲歐娜和少年的互動為核心,而非另一張女強人老婆與先生的構圖)   若要以精明幹練的菲歐娜口吻來做一個簡短評價,《判決》(TheChildrenAct)這部電影的架構與角色設定有趣,但議題論述流於表面而不深入,導致情感渲染力不足,很難引起共鳴。  但人是會思考(腦補)的動物,看到電影將議題以表淺的方式輕輕帶過,反而留給觀眾更大的思辨空間,可以往下深究這部電影到底想創造什麼意義。  我想談兩個層面,一個是關於信仰的價值,另一個還是關於信仰的價值(笑),只不過前者是從社會層面來談,後者從心理層面來談。一、社會層面的信仰價值   這裡談的信仰特指於宗教信仰。  我本身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因為好奇信徒們的思維,偶爾會與天主教或基督教的朋友們聊到關於信仰的話題。  諸如「可能你們沒有信主的人會無法理解,但我們就是相信,神會告訴我們該做什麼、要做什麼。」、「當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會禱告,上帝會指引我們。」這類發言經常從信徒口中說出,聽在一個注重獨立思考、凡事講求前因後果的人耳裡,簡直是靈異怪談,不可理喻。  但我在電影裡又聽到了類似的言論,來自一位信仰耶和華見證人的癌...
《判決》之後,該如何看待信仰的價值?
Allison 艾厲森
判決
2018-10-04 01:17:48
演技
9
《等待判決的日子Court》是一部劇情起伏非常平緩的印度電影,全片也沒有太大的情緒波動,但故事推演以及呈現對印度的社會控訴,卻是鏗鏘有力的直擊觀眾。故事描述一位以尖銳的詞曲創作,對時事與政府提出批評與挑戰的印度詩歌詩曲作家,被莫須有的冠上「教唆自殺」的罪嫌起訴,最終卻發現這只是警政當局,為打壓政治異議份子,一再重複冠上欲加之罪的惡劣手段。 如果用溫度感受比喻,《等待判決的日子》給人的感覺溫溫的,即便片中幾場關鍵的劇情轉折,也都以非常理性的中遠景鏡頭,讓演員在畫面中呈現演出,連法庭上對造攻防的兩方律師,也都有宛如新聞理論所指「平衡報導」般,完整處理雙方於法庭外的生活樣貌;導演以本片作為社會議題的探討之外,努力嘗試讓片中各角色都能不被偏頗解讀,是非常非常難能可貴的處理方式。(由其是台灣新聞媒體啊~) 對以厚重歷史與傳統倫理,如裹如綑的纏繞於國家認同意識與法律制定根基的印度而言,《等待判決的日子》丟出很多對於社會現狀的質疑,更精確而言,本片甚至可引申為在言論自由之下,「社會評論者」或「詞曲創作者」對「教唆、散播思想」的尺度界限大哉問,但如前段所言,電影本身仍可見導演不慍不怒,努力以客觀角度陳...
[ 閒聊短評 ] 2015台北電影節-《等待判決的日子》
Naiew Gnaw
等待判決的日子
2015-06-30 22:58:01
劇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