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赤燭遊戲的忠實粉絲,很樂於看見《返校》以電影作為新的媒介,重新改編並講述這個故事。比起在遊戲中讓玩家用解迷的方式一步步的發現線索,透過不同的選擇來影響結局;電影中為了讓未玩過遊戲的觀眾快速的進入狀況,導演刻意的更動了故事的時間線。
作為一個已經玩過遊戲的觀眾,電影的改編補足了很多遊戲中玩家未能理解或沒注意到的小細節,但同時也擔憂沒玩過遊戲的觀眾,在某些情節或敘事安排上會不會感到困惑,畢竟有些片段仍然是有點斷層,不過仍看出導演想保留大部分的遊戲元素,如和遊戲中同樣使用平移鏡頭拍攝方學姐拿著燭火在黑暗中的學校走廊行走的樣子。
德國電影理論家克拉考爾這麼說:「並不是某些影片的出現,才引發特定議題;而是由於特定社會議題的存在,才決定某些影片的出現。」這句話巧妙的反映出此時的台灣國片電影中這部電影出現的意義。
所以,不能說《返校》在此時出現,剛好而已,正因為台灣社會正在經歷來自過去的動盪,一直持續到現在,就確定了《返校》的出現。
1989年的《悲情城市》、2008年的《海角七號》,都是如此,2019年的《返校》,也不例外。
在電影上映日當天,同時也是臺灣獨立運動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