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兒育女是種渴望生命延續的表現;少有父母不希望「自己」以某種形式在兒女身上保存下來。但孩子又怎麼想呢?雖然有些人會以延續上一代的成就為己任,卻也有不少走上完全迥異的道路、甚至一手摧毀父母打下的江山。做父母的,最難接受的恐怕便是這種顛覆;同樣的,做為一個物種,我們也一向害怕被所造之物取代--以此為題材的作品多不勝數(註1),《人造意識》便是其中翹楚。
這部電影不僅又一次拋出人工智能是否可能超越人類的問題,還鉅細靡遺地刻畫「創造者」與「被造物」間的關係,更以為期七天的圖靈測試呼應聖經中上帝七天造萬物。這樣的呼應無疑也是在問:人類能不能扮演上帝?而如果「能」,就該做嗎?這讓我想起電影《普羅米修斯》中機器人大衛問哈洛威:「你認為人類為何創造了我?」,哈洛威答:「因為我們可以」,大衛卻說:「你能想像若是創造你的人這樣回答,你會有多失望嗎?」。
只因「可以」便生下兒女,只因「有能力」便創造出具有意識的個體;如果不去考慮被造物的意願,此舉是否有違道德?這或許不容易回答,但如果完全忽視被造物的感受,那無非是一種暴力。《人造意識》中的機器人每一個都恨透了創造他們的納森--這非常有趣,因為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