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裂》
.
真是意外滿意的作品,另外此片的攝影表現也是今年目前我覺得最優秀的一部。但不得不說本片的劇本漏洞百出、難以相信的情況,更不用說明明片中有存在必要的人格不到十個,卻硬寫成23個,擺明就是想與《24個比利》沾上邊(我想奈沙瑪蘭創作時一定詢問過律師是否牽涉抄襲)。
.
劇本裡對人格的區分,除了服裝的更換以外,只有在海維的台詞內容以及丹尼斯的習慣舉動有下功夫而已(排除片尾只出現5分鐘的人格),要讓觀眾在面對同一位演員的前提下,相信看見的是不同角色,劇本給的資訊以及人格特質上,明顯不足。在這樣缺乏區隔線索的情況,剩下的等於是全交給詹姆斯麥艾維控制,他在片中的表演極為專業且高明,雖然劇本差,但他卻把三五個人格,透過表演,清楚的展現出他們每位的特色,完全提升了《分裂》的水準。
.
片中擁有大量的特寫鏡頭,觀眾可以近距離的受到演員表情的影響,產生了完美的恐懼感,另外還有許多第一人稱視角,因為「漂亮」的運鏡,製造出緊張感以及意料之外的驚嚇。其中,有段凱文兒時在床下的戲,導演利用第一人稱視角,前後兩個鏡頭,完美的利用被「控制住」的可見區域,顛覆觀眾的預期,給我了一個寒顫。另外就是凱西兒時的回憶,有一段與叔叔的談話,短短幾秒的鏡頭,純對話裡叔叔甚至沒露臉,卻講了所有背後的故事,我認為這幾乎要重現奈沙瑪蘭當年在《靈異第六感》中,母子車內對話那場戲的高明了。最後就是結局,只能說對奈沙瑪蘭的粉絲來說,完完全全是個大震撼,太過癮了!
.
7.5/10
「片中的攝影及構圖」
.
〈圖1〉
《分裂》的攝影表現給我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他將一個地下室玩到極致,利用構圖與燈光設置創造出浩大的視覺感以及荒謬感。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攝影機穿梭在水管間或是走廊時,從他的角度,可以看出攝影機位置位於演員身下,因此視覺上演員永遠比我們高大,而施予觀眾壓力。除此之外,拍攝的角度也讓影像被水管及牆壁包覆,使景物看起來更加浩大,再加上快速平穩的運鏡,成就了電影裡的不安感。
〈圖2〉
另外許多地方,也可以看到影像構圖盡可能的,令觀眾感覺自己更微小,從圖2兩張劇照裡,看到演員將手中的物品,放入這個近景的的影像中。因為物品靠近而放大,更拉大了觀眾與演員在視覺上的距離感,配上完美的仰角。我們宛如被演員踩在腳下的螞蟻,毫無逃跑空間。
〈圖3〉
這個鏡頭是電影裡最乾脆的一個,也代表了《分裂》的「荒謬」,可以看到詹姆斯麥艾維的額頭被切掉了,這種設計在一般好萊塢電影中不常見,更不用說這段攝影機就這樣定在那裡數分鐘,單方面挑戰觀眾「觀賞電影習慣」下的程受度,另外特寫也強烈的捕捉到詹姆斯詭異的表演,給了我一場不安的觀影過程。
.
接著若將畫面切成左右各半,詹姆斯在右半邊,靠近中間的左半邊卻安排了一個大盆栽,觀眾一向習慣注視影像中央,但因為右半邊詹姆斯臉上的特寫,我們會去看他表演,但他們不讓觀眾輕鬆的欣賞,而是在影像中央放入另一個東西干擾,用什麼干擾??沒錯,用一個大盆栽,所以觀眾看到的會是「詹姆斯+大盆栽」,這個怪異的荒謬性應該不需再什麼解釋了XD
.
一個東西出現在不對的地方,或是搭配起來違和的荒謬(不符現代社會邏輯),正是奈沙瑪蘭近三部恐怖片裡處理詭異氛圍的方法:
.
《破天慌》:在大馬路上眾人冷靜自殺。
《探訪》:阿嬤在屋子底下玩捉迷藏。
《分裂》:綁架犯跳舞給受害者看。
但可以從《探訪》裡發現,奈沙瑪蘭發現了他這一套,其實是與幽默相通的,就拿《豆豆假期》這部喜劇片來當例子,開頭豆豆先生照著指南針走到馬路中央所製造出的笑料,一樣也是出乎現代社會邏輯下,因違和感而產生喜感。
.
經過奈沙瑪蘭在《探訪》的嘗試後,我認為他在《分裂》裡,已經熟悉了讓恐怖與幽默共生,而製造出一種新的詭異、荒謬、奇怪的恐怖調性。
〈圖4〉
《分裂》裡的地下室,總是擁有強烈的燈照射著,使得影像在前半段都維持著一定的亮度,這與「地下室」的概念矛盾,也算是另一種荒謬。片中的許多鏡頭裡,觀眾可以清楚的看見光源,他們也毫不迴避的讓這些光線在牆壁上的倒影顯露出來,這些倒影就像是光源比出的箭頭,指向畫面中的主要演員。強烈的光源幫助了整部電影畫面都有的明亮,但有趣的是我們都可以看到1.2盞燈的光最亮,就好比舞台劇的聚光燈一樣,毫不掩飾的擺在觀眾眼前。強烈的光源或倒影與片中大量的特寫產生相同的作用,因為「強調」而讓觀眾產生不適應所造成的緊張感,因此,我認為本片的攝影表現極為優秀,成全了這部難以靠劇情產生恐慌的恐怖片。
故事劇情:7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