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生活看似單純和樂,但也是現實社會的縮影。國小班導師達瑪莉調查全班家長的職業,以「互相幫助」的名義,要求學生家長幫她送東西、修電器、購物,幫忙後就會洩題給這些家長。她甚至要求學生到她家幫忙家務之後才能加分,否則成績就會不及格,甚至被當眾羞辱、霸凌。幾位家長堅持不討好老師,為了崩潰的孩子向學校反映,希望能透過校長的處理,讓老師離職。家長會的過程裡,只有少數人從到到尾堅持立場,有人為了子女的好成績效忠達瑪莉,大部分的人不敢發言,然而一切卻在家長會後出現轉機。
共產主義的社會氛圍
故事發生在1983年的捷克,當時國家由共產黨統治,達瑪莉是學校共產黨主席、她的丈夫是過世的軍人,姊姊嫁入莫斯科。達瑪莉是當時政治體制下,相較其他人握有更多權勢。而她的學生卡羅,來自單親家庭,母親離家遠走國外而被視為叛國賊,不但家裡電話被竊聽,父親也從天文學老師變成玻璃清潔工、住在狹小破舊的公寓裡。卡羅來到學校的第一天,達瑪莉說,卡羅的母親背叛我們國家和社會主義政權,令人失望。如果不是電影,生活在民主國家的我們,很難體會在共產黨社會下,人們如何重視國家勝過一切,甚至讓離開國家成為受人指責的罪惡。
「互相幫忙」
延續當時的共產社會,達瑪莉認為請家長或學生幫忙她是在「互相幫忙」。然而這樣的幫忙卻有利益交換的成分,在成績或是對待學生的態度上,達瑪莉都會依照家長們的付出而有所偏袒。甚至拒絕幫忙、拍馬屁的家長,小孩在學校就會被處處刁難,並得到很糟的成績。達瑪莉會在晚上打給家長,請他幫忙送食物到家裡、找家長免費剪髮、修電器,且不斷的跟家長們說喪夫後獨自生活有多辛苦。原本值得同情的遭遇,被她當作籌碼使用時,聽了便令人反感。
誰比較高尚?
電影一開始便是家長會的過程跟平常在學校、老師身邊發生的事情交錯,校長找來家長們討論是否要連署,請達瑪莉離開學校。家長會上,最先發言的是丹卡的父母。丹卡的父親是機場會計,因為不願意幫助達瑪莉偷渡食物出國,讓丹卡處處受老師指責、成績不及格、同儕霸凌後自殺未遂。支持他們的賓先生是有過暴力前科的摔角選手,他認為不應該屈服於達瑪莉無理的要求。家長會上,除了不表態的家長外,有另外幾個達瑪莉的效忠者,大多都是社會階級較高的人,例如醫生。他們買得起昂貴的禮物,或是樂意用對達瑪莉的服務來換取孩子的好成績。
家長辯論期間,反對連署的人不斷用前科攻擊賓先生,但賓先生堅持病態的師生關係不能再繼續下去,也阻止了原本打算服從達瑪莉的妻子。從家長們的互動間可以發現,社會階級較高的人,情操並沒有比較高尚。卡羅的父親原本受到同樣單身的達瑪莉喜愛,最後仍決定挺身而出加入連署。寧願繼續住在舊公寓,也不想接受達瑪莉請他到學校當工友、住進學校宿舍的好意。
圖片:https://iffk.in/the-teacher/
成績多重要?
這部電影除了政治成分濃厚,也充滿對教育議題的影射。從電影拍攝的1983年至今,「成績」對於學生跟家長來說都非常重要,以至於達瑪莉成功利用家長的心態使喚他們。要有好的成績才能順利升學,才有可能讓人生多一點選擇。考試制度設立的最初目的,是為了講求公平性,然而將學生能力用單純的幾項科目區分,是不是反而限縮他們的發展?家長會結束後,連署的家長仍不多,會議即將以失敗收場。在家長離開前,負責會議記錄的老師公布達瑪莉班上的升學成績,大幅度低於全校平均。散會後,原先不表態的人陸續走進校長室簽署連署文件,成功讓達瑪莉被停職。但最後大部分人連署造就的好結局,也跟成績有關嗎?因為即便任達瑪莉使喚,成績也不會有實質上的進步嗎?並不是基於反對達瑪莉的行為?
開頭跟結尾
《老師有問題》的開頭是家長們陸續把學生送到學校上課,結尾是達瑪莉仍重新帶新的班級,照就開始調查學生家長的職業,讓人自行延伸她接下來同樣的作為。這樣的安排,讓我開始想:小孩真的被送進一個能好好學習的地方嗎?或者說,小孩為什麼要上學?學校、老師能給他們的是什麼呢?
*教育相關文章:《學校在窗外》https://goo.gl/YtBmLy
觀影的過程不只一次因為達瑪莉的行為生氣,她不斷提出無理的要求,卻仍在不知情的面前表現得親切和善,在家長不願配合時欺負學生。導演把內容拍得有點荒謬、幽默,像是家長會詢問連署時,氣氛凝重,卡羅的ˊ父親看起來像是下定決心的站起來說,「請問廁所在哪裡?」結尾的劇情讓人驚艷,不是想像中家長會的其他家長到最後一個會紛紛同意連署,而是在看似沒希望之後陸續走到校長室簽文件。《老師有問題》是一部題材特殊,也引人思考教育、政治議題的電影。
參考資料:
https://www.imdb.com/title/tt5061162/plotsummary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D%B7%E5%85%8B%E6%94%BF%E6%B2%BB
故事劇情:10
氣氛營造:10
演技表現:10
題材鮮度: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