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看完後,發現這部在凸顯邱吉爾個人魅力的意圖上太明顯,這是戲劇表現上的一種選擇,表示導演並不想太忠於史實來呈現邱吉爾這個人,他只想說邱吉爾在英國人心中位置很高的原因(曾經是100個最偉大的英國人排名第一),史實往往是冷的,如果以接近史實去描述故事,戲劇張力就是一個困難點,還有就是邱吉爾的魅力應該也很難用電影呈現出來。會去看這部電影的人,我相信有很多人很理解歷史,也有很多人是把他當史實改編去看,講白一點就是相信電影中絕大多數是真實,少部分是為張力的安排,多數人不願去相信其實絕大多數的史實改編電影大部分的劇情都不是真實的事實,這部也不是例外。
單以描述邱吉爾這個人來說,這部電影還算可以,以史實中他所做的事情來看,他是一個不會輕易屈從於他不認同的事物的人,他原是保守黨,但他的想法常常跟保守黨相背,他只忠於自己的意志,這是保守黨討厭他的原因,一次大戰後,英國以保守黨為主的上議院這些貴族,因為怕戰爭又起,所以多數主張所謂的綏靖政策,白話點就是對德國的要求不斷的退讓以求世界和平,邱吉爾偉大的地方就是在他是少數能看出綏靖政策不可行並具體付諸行動表示的貴族,人為了取得多數人支持,可以違背己意,顯然邱吉爾沒有,電影有把這個面向的他拍出來。片頭那段個性描寫也不錯,一個曾經發達過的人,在失意期間,常常會對人尖酸刻薄,給人難相處的感覺,心理上是一種企圖掩蓋自己落魄一面的表現,這點蓋瑞歐德曼有點出來。不過,在對邱吉爾的詮釋上,我還是有一些覺得怪的地方,雖然邱吉爾似乎被描寫成有口齒不清的毛病,可是片中的邱吉爾讓我很難相信他是後來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雖然片中有強調他文筆不錯,還有就是邱吉爾當時應該是60幾歲,但片中的邱吉爾讓我感覺已經快80了,實際上的他應該更生龍活虎一點才對,這是我覺得表演上為了凸顯他個人特點而有點過頭的部分。
再來是劇情部分,如同第一段所說,如此的劇情選擇,會讓稍微熟知歷史的人在很多地方出戲,例如:邱吉爾在發表片尾那段著名的演說前並不曾去搭地鐵,假設他有去搭好了,記載中有種族偏見的他在車廂中跟黑人的對話有點超寫實;羅斯福總統於1940年曾不顧國內激烈反對去援助英國,但片中羅斯福跟邱吉爾的通話,很難相信他會如此顧忌中立條款,並說出那種兒戲般的話,此外,全劇中我比較不能接受的是結尾,史實中,上下議院之所以會如此擺出認同邱吉爾的姿態是因為敦克爾克撤退成功了,救回30幾萬人,解除了一切疑慮,但片中表現的好像是靠邱吉爾的慷慨呈辭,說服一堆人而成,的確,邱吉爾口才是真的不錯,但劇本用這種煽情表現方式事後回想會讓人有些失望。要想將故事說好,首要的一點應該是避免讓觀看者出戲才是。再來是前首相保守黨黨魁張伯倫的部分,我覺得為了凸顯邱吉爾,有點平面化了對他的描寫,把他描述成與哈利法克斯通生一氣,冥頑不靈的堅持議和,並想方設法踢掉邱吉爾的一個反派頭,只能說這是戲劇化的選擇吧,但在歷史劇上看到這樣的單純化現象實在不妥,由張的行事記載來看,他是一個以大英利益為首要考量的人,只是他的考量跟邱吉爾不同罷了,他的想法只能說是一種保險的方法,如果當時撤退行動失敗,那麼他的想法就會是正確的,史實上,最後他也是因為看到敦克爾克的成功,才放心的接受反對議和的,電影感覺是拍成因為看到人心所向並臣服邱的魅力,才開始表示支持,這樣拍的感覺就是除了邱吉爾以外,那些主張議和的人從頭到尾都不清楚普羅人民想奮戰到底的決心。現實中,想說服立場不同的人哪能靠嘴巴,行動後的好結果才是利器,而且我相信,讓邱吉爾能講出那些激勵人心演說的,不是靠他發覺人民想法後所得來的信心,應該是他本身那個獨斷、果敢的個性,或許他疑慮曾有過,但他的信心一直都很強大,只是導演想拍一個從困頓、疑惑中重拾信心的常見故事,而不是真實的邱吉爾,”邱吉爾”只是個外包裝紙而已。
故事劇情:5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