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篇文章
Linda Linda
Linda Linda Linda

影評 【影評】領悟萬物的運作 -- 無主之作 Never Look Away

2020-03-22 17:12:25


原文網址》https://heyjun.blog/2019/04/25/never-look-away/

 

《無主之作》是我近年來最喜歡的電影之一,電影故事內容涵蓋歷史、藝術、政治、哲學、人性,每一項元素都相互相扣,在獨立看待的同時也與其他環節影響與被影響著。

片長雖然有3個多小時,也沒有特別快的節奏,但仍營造出該有張力,長鏡頭畫面也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看完當下甚至不覺得有3個小時這麼久,是一部十分難得且具啟發性的好電影。

故事:

故事講述一名年輕藝術家寇特(湯姆希林飾),從東德逃到西德這段期間的經歷。他的童年深受童年深受納粹及東德政權時期的影響,也飽受在這樣體制下的創傷與折磨。從小就有繪畫天份的他,在因緣際會之下去就讀藝術學院,也在當時遇見了女學生艾麗,他相信自己遇到了生命中的摯愛,艾麗的父親卻堅決反對兩人的關係,於是他開始思考人生,並用繪畫來映照出他自身的命運,同時也反映了一整個世代的創傷。

介紹:

電影是由《竊聽風暴》的導演弗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 Florian Henckel von Donnersmar所導,演員包括《噢!柏林男孩》湯姆希林 Tom Schilling、《間諜橋》沙巴斯帝安庫克 Sebastian Koch、《雙面法蘭茲》寶拉比兒 Paula Beer。劇情內容是以當代視覺藝術大師、畫家葛哈李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前半生為藍本。

思考:

一開始被這部電影吸引有兩個原因,繪畫與湯姆希林,由於本身熱愛音樂創作的緣故,對於藝術領域十分感興趣,其中美術最令我感到好奇與投入。我看過非常多部和藝術有關的電影,但只要跟美術相關的,尤其有神秘與宗教性質的,最能引我入勝。至於湯姆希林,下面講演員部分會提到原因。

最近有比較多時間在思考,有在觀看我的部落格的人,應該也發現到我在這篇文章【創作】所有的想像都是為了讓自己快樂中開始在討論藝術與人生,而這部電影結合了藝術與事間萬物的道理,剛好呼應道我最近在思考的事情,思考周邊的事物、思考藝術、思考宗教、思考人生、思考宇宙、思考萬物等。

主角剛長大成人,畫面是他爬在樹頭上靜靜看著大地的樣子,之後欣喜若狂地奔回家和父親說,"我明白了,我明白所有的一切了,萬物之間都是連接在一起的,世界運作的道理,我不用再擔心與害怕了,任何事都動搖不了我了,我將會一直發現真理與真相。"

這段話也成為整部電影的中心觀念,不時貫穿著劇情的發展與隱藏在台詞中。

看似隨機的事物,其實都有它的因果關係與被賦予的意義

在納粹與東德共產政權下,主角從小就經歷了各種迫害與折磨,但他並沒有明顯的情緒起伏與外在表現,彷彿是以旁觀者的角度看待發生在自己周遭的事物,就好像《冰與火之歌》裡的布蘭(Bran)變成三眼烏鴉。

在片尾的主角個人畫展中,有些繪畫中的角色明明就是他與家人,他也表示說他不認識照片中的人,他認為不認識裡面的人最好,這樣就能更清楚地看到真正的內容,這也反映出無主之作這樣的片名。

主角寇特在片中也點出很重要的一件事,幾乎沒有人喜歡自己的照片,但每個人都喜歡自己的畫像,因為照片太過真實。後面畫展時主角也講到,"他的畫作就是照片,只是用不同手法做出來的照片",而這也關聯到片中另一個個人覺得很值得深思的議題 - 創作的自由與侷限

在東德時期,寇特在共產與社會主義下的關係,沒辦法自由創作,所畫的一切都是為黨為國,以至於他想逃去西德,感受不受拘束的創作環境。然而到了西德後,卻因大家都在創新而讓自己陷入了迷網。

究竟什麼是自由?什麼是創新?什麼是侷限?什麼是阻礙?

看似侷限的東德時期,成為了他的靈感泉源,看似走回頭路的西德時期,卻也讓他走出創新的風格,過去他所經歷的一切造就了他,也造就了他的創作。

我認為非常適合當作現代藝術創作的借鏡,究竟創作是為了什麼?為了創新而作是有意義的還是空洞的?是虛假的還是真實的?是否來自自己的思想哲學與經歷?片中所點出的觀點都十分值得探討與思考。

電影中,寇特的某段遭遇也讓我感到很有共鳴,30歲的他,還是藝術學院就讀,為了生活,他必須去刷地,為了忠於他自我,必須接受岳父的冷嘲熱諷。儘管如此,他依舊不受影響,就好像他能理解岳父這樣做的原因,也理解他遭遇到這些處境的原因,一再地呼應他片頭所講的「明白萬物運作的道理」。

能不受外在因素影響忠於自我的生活方式與理念,在現實生活中是非常難做到的,尤其在科技高速發展與資訊爆炸的時代下。

導演及演員:

導演洛里安亨克爾馮杜能斯馬克的長片作品不多,也就《竊聽風暴》、《色遇》與《無主之作》,《色遇》個人是不予置評,但《竊聽風暴》也是Jun相當推薦的電影。他的作品總是以不疾不徐的節奏製造出緊張與刺激,另一方面來說,也是非常貼近現實生活,沒有尷尬不自然的台詞,但保有每個鏡頭該有的重點,讓人可以冷靜又不乏味地欣賞充滿衝突的故事,就像在看一本書。

德國電影也很常會利用納粹元素來做為故事背景。

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是我這幾年新喜歡的德國演員,第一次看到他的作品是《噢!柏林男孩》,一部黑白小品電影,講述男主角尼可一整天所經歷的事情。尼可是名30歲的法律系中輟生,每天無所事事,不斷地在思考著人生。

會喜歡他的原因,是覺得他演得實在太傳神,又或者說,他很適合這樣的角色,包括《無主之作》的角色也是,總是能讓我深切感受到他的思考與困惑,不是透過誇張的內心戲,也不是太文藝讓人出戲的表情,他的眼神與眉目之間,就已經讓你感受他在思考著人生。

最後附上《噢!柏林男孩》的原聲帶,悠閒的爵士樂穿插道盡人生的深沉曲子,彷彿人生的起伏與載沉:(因為Youtube上沒有,所以只好貼Spotify連結)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JC6KicObwrPavDsqJGltl

 

原文網址》https://heyjun.blog/2019/04/25/never-look-away/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9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9
題材鮮度:10

德國 湯姆希林 Tom Schilling 竊聽風暴 色遇 噢!柏林男孩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