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體制化了!
刺激 1995

電影生活 為何泰德要打官司?分析《熊麻吉2》的劇本理念

2015-06-27 20:23:23


身為一位編劇,要顧及的項目非常多,必須先設計好故事架構,再加入一點一滴的細節,劇情於哪個部分停止使觀眾能夠休息,不會因為劇情轟炸而失焦導致無法理解的情況。編劇們需要將這些步驟依序完成,如此來創造劇本;然而並不是每一部電影都經歷過上述歷程。

劇本中涵蓋的核心,便是故事的演進。因此一部故事會如何演進將依賴編劇腦中的思考模式,如果我們請十位編劇改編同一則故事,那我們也會看到十種不同的觀點。大家看事情的角度都不同,其中延伸出來的劇本當然會不一樣,如果編劇支持婚姻平權,那我們也會從看似不相關的故事隱約地發現平權的概念。

然而《熊麻吉2》的故事,主軸的導火線是因為泰德結婚後受到法院通知:因泰德不是人類所以婚姻無效。當泰德公證結婚,便讓聯邦政府對這號人物起疑。美國的聯邦政府對於行為舉止太過囂張的人民,會著手進行調查,依據身分與財務記錄來評斷為何會有如此誇大的行徑。

主要目的乃因防範恐怖份子,並試著在民眾起疑前穩定事態,避免給社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解除泰德的婚約便導出《熊麻吉2》劇本的核心:對新保守主義的控訴。其實在劇本的細節設計中,塞思‧麥克法蘭為了不抵觸控訴的概念,設定角色不具有新保守主義的常態。

新保守主義中有一項為推行削減社會福利,福利的來源大多透過多數人的納稅,來凝聚成一項非常可觀的資源,分配給社會與民眾。因為新保守主義認為福利過於優渥將導致人民散漫、怠惰,因此僅依靠社會福利。透過削減使人民體會必須依靠自己,如此一來也會犧牲掉沒有能力自足的一群。

而泰德接續《熊麻吉》的設定,任職超商的收銀員,當一位納稅人,間接地表達出支持社會福利。另外《熊麻吉2》中的那位反派不斷希望自己擁有一隻泰德。此一設定為麥克法蘭控訴新保守主義的私有制,新保守主義約從1980活躍至今,也是現在美國推行的主義,發起人為雷根總統,後續由布希承接推廣。

新保守主義因部分自由主義與社會主義首次接觸保守主義,因而延伸新保守主義,並大力推行私有化,私有化便是《熊麻吉2》的反派理念,盼望自己能夠擁有泰德。官司也周旋在財產與人類之間,同時麥克法蘭提出新保守主義是否違背美國憲法精神?對於人類定義的曲解,都是他透過《熊麻吉2》拋出的問題也是一種諷刺。

曾因水門案取得優勢的民主黨,讓共和黨在白宮的勢力薄弱。但民主黨總統卡特沒有解決石油危機加上伊郎人質事件,讓共和黨重奪白宮,雷根因而當上總統。並推行新保守主義,減少所得稅與降低通貨膨脹,對於之後的總統大選雷根以新保守主義政治意識獲得顯著的支持,以非常好的成績再度連任。

如果單一來看:新保守主義是因時事才推行成功,並且對於往後是否擁有良好的效益,也令人懷疑。新保守主義迅速地掩滅當時的經濟問題,對於社會的正面影響並不全面,同時推行私有化。塞思‧麥克法蘭因以定義泰德是否為財產來諷刺新保守主義,因為財產才能私有。同時他利用劇情提出反面的看法:「人類應該要對社會付出,增進人類福祉。」泰德並不符合這項定義。

但麥克法蘭在這裡利用了一個非常簡單的劇本寫法:矛盾。

他先指出:「人類應該要對社會付出,增進人類福祉。」後來卻因泰德擁有愛的能力,推翻原本的判決。於此麥克法蘭才說出:只要擁有愛的能力,那就應該被視為人類,不因任何因素。如此麥克法蘭將《熊麻吉2》的劇本核心完整呈現,同時敘述了自己身為編劇的理念與撰寫劇本的堅持。

觀看其它影評或發現電影生活

有任何需求請寄信至screenwriterleo@gmail.com

圖片來源環球影業



編劇人生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