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底層小人物的生存與掙扎;老鼠、螞蟻、蛆的運用與象徵;醉、生、夢、死各自所代表的心境與狀態;不連續卻順暢切換的時間軸...張作驥的《醉‧生夢死》確實亮眼,也不乏值得剖析的結構與寓意,然而這部電影卻未能將我說服。
整部電影的第一場戲,飾演母親的呂雪鳳對兒子滔滔唸著一大段獨白 -- 從老鼠愛玩螞蟻、愛玩火,到她為愛放棄唱戲、卻落得獨自拉拔兩個兒子的悲慘結局;母親說得掏心掏肺,老鼠卻沒什麼反應。接著是兒子帶了吳郭魚回家,母親嫌臭、又責怪孩子變得愛玩。直到母親嘮嘮叨叨的數落完,兒子才一口氣反駁回去,卻只換得冷冷的一句:「你和哥哥能比嗎?」。其實看到這裡就知道這個故事注定是個悲劇:兩個互不理解的人,各說各話,沒有交集。
然而更大的悲劇,在於即便老鼠最不能諒解的便是母親的醉,他自己卻也未曾清醒。老鼠的故事複製著與母親的相處模式,他選了一個啞巴當他的愛人,在她耳邊絮絮叨叨地說個不停,她卻絲毫沒有回應。或許她的角色設定讓她無法說話,但她的沒有回應卻遠遠不止於此。老鼠塞錢給她,她沒有表情;老鼠捧著一串香蕉分她吃,她在看手機;仇家找上老鼠、將她綁來當人質,她在畫面遠處的小角落掙扎,還是跟老鼠沒有交集。最後老鼠殺了人,這個援交妹哪裡去了呢?老鼠似乎忘了她,反而在綺麗的幻夢中與母親重逢。
一如母親的醉傷了人,老鼠也醉,醉到他眼裡只有過去。事實上,這部片中似乎沒有真正清醒的人;對不同人說著不同的謊的碩哥、明明清楚真相卻愛到卡慘死的大雄、白天發傳單晚上追逐肉體的上禾,當然更別提為了再嚐一口黃湯而不慎摔死的母親。你說他們都沒有選擇嗎?當然生存是嚴酷的,但我卻不認為這是他們的悲劇所在;他們的悲劇在於不願對自己誠實、不願放下身段與自己所愛之人溝通。他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交談,有的只是一段又一段的獨白,以自我為中心去設想他人,然後一次又一次的互相傷害。
一如前述,這部電影的前幾分鐘已經把故事說完了,其後只是一再放大著同樣的概念;如果關鍵角色缺乏任何改變或洞察,觀眾又為何需要花一個多小時沉溺在他們的悲苦之中?但或許這就是導演的世界觀吧;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而身處其中之人沒有選擇的餘地。
個人評分:5 (達到水準)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筆者粉絲頁: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原文發表於殘酷的美好一天網誌
故事劇情:4
氣氛營造:8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