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篇文章
Stop it, stop it if you love me.
Hannibal

影評 烈焰青春_人很難對抗結構

2015-12-07 16:29:56


 

這部電影很難不讓人想到 2014 年札維耶‧多藍的《親愛媽咪》;一樣是問題少年、一樣是單親媽媽,但多藍的筆觸浪漫得多,相較之下《烈焰青春》幾乎可說是一板一眼。而比起聚焦在三人關係上的《親愛媽咪》,《烈焰青春》的格局也更廣,將一個這樣的少年可能會遇上的人事物都如實囊括,觀眾因此得以從家庭與親子關係外的角度去理解核心人物。

由於敘事觀點如此豐富,我們不難看出主角生命中的各種因素如何造就一個性格剛烈、非行不斷的少年。確實,人有自由意志;但馬隆尼的生長背景提醒我們環境的影響往往超乎想像,而且是以潛移默化的方式、早在自己察覺前便已開始作用。《烈焰青春》的第一場戲就明白指出這點:馬隆尼的母親遭兒童法庭傳喚,法官質疑她是否有能力教養孩子,她卻把矛頭指向兒子、甚至一走了之;一個年僅六歲的孩子被丟下,馬隆尼卻沒有吵鬧,只是默默流下一行眼淚。這是一段最有力的開場白,因此當鏡頭跳轉到進入青春期的主角無照駕車,我們不會感到意外 -- 對於少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只消看看他那明明人在後座、卻放任兒子危險駕駛的母親便能明白。

儘管旁人一再對馬隆尼伸手、少年也幾度嘗試改變,卻經在受到挫折時故態復萌、改用最熟悉的方式回應世界。這種方式在一場主角被要求寫信的戲中表露無疑;少年既沒耐心又沒信心,寫到後來心急了,索性衝出教室鬧脾氣。但老師也不發火,就告訴他「我在教室等你」;幾分鐘後少年情緒平復,果真返回教室繼續提筆。這樣的回頭是珍貴的,因為那說明主角雖受情緒所困,但只要給他足夠的時間,他有能力感受關懷、也願意為自己努力。

然而為何超越情緒困擾是如此困難?必須注意的是,父母的言行與情緒表達一向是孩子學習的對象,兒童也往往藉由模仿雙親踏出社會化的第一步。從幼年時期開始,馬隆尼的生長環境便是由缺乏責任感和情緒控制能力的母親一手建構,而他的種種問題正是複製了母親行為模式的結果。直到外力介入少年的生活,終於有人為他設立新的典範,他也因此得到改變的契機;不過,更重要的恐怕還是他第一次被愛 -- 有人願意接納他的粗暴、安撫他的脆弱,這顯然和他一直以來的生命經驗很不一樣。

即便如此,結局依然令我感到悲哀。孩子不僅會複製父母的行為,更繼承了上一代的社會階級;雖然主角最後確實有些改變,但是他的改變速度跟得上一個新生命的成長嗎?絕對不是不可能,但改變個性需要經過大量練習、並非一蹴可幾,過程中重蹈覆轍也是在所難免;即使導演意圖以主角阻止墮胎的決定來強調其成長,但萬一他又故態復萌,無辜的小生命不就得承受那些他受過的苦難?倘若無法提供充足的物質及精神資源,那麼一開始就阻止這個生命來到世上,也未嘗不是一種慈悲吧?

 

個人評分:6 (好看)

註:本篇文章所使用之圖片及引述之文字及影片分屬原著作人所有,絕無侵權意圖。

 

筆者粉絲頁:來這裡幫我點個讚。

原文發表於殘酷的美好一天網誌


電影爽度:6
故事劇情:6
氣氛營造:7
演技表現:7
題材鮮度:6

不良少年 階級複製

留言
或您可以完整的文章回應 點此回文

電影相關文章


院線話題